白酒漲價的腳步似乎還看不到停下來的征兆。
2021年已行至中場,雖然到了白酒傳統意義上的淡季,但仍然不斷有漲價的消息傳出:西鳳酒官宣全系產品從6月1日調整價格;口子窖核心單品5年、6年分別提價10元、15元;釣魚臺系列開發品牌先后發布提價通知,多款產品上漲30%……粗略一算,今年上半年宣布旗下產品漲價的知名酒企已達到了近20家。
“值得注意的是,這一輪漲價不是以往的行業季節性慣例漲價,而是從2018年醬酒熱開始,與醬酒熱伴生性的漲價,已打破了以往的季節性漲價規律。”有行業專家向酒業家表示。
在醬酒持續火熱之下,全行業對茅臺出廠價上漲的預期一直未等來“靴子落地”的聲音,價格繼續上漲似乎已成為行業共識。那么,此輪與醬酒熱伴生的持續漲價周期什么時候才會走到盡頭?今年下半年的白酒價格還會表現出高烈度行情嗎?
一是漲價持續周期長。不管是春節前后的1月和2月白酒消費旺季,還是春節后4月、5月的白酒消費相對淡季,我們可以看到,各種香型知名白酒均不斷在采取漲價策略。而各酒企公布的漲價原因大多是成本上漲、供需關系變化等。這一現象基本和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如出一轍。如2017年底,茅臺把飛天茅臺出廠價上調18%,由819元漲到969元,隨后在2018年初,將飛天茅臺零售指導價由1299元/瓶上調至1499元/瓶,開啟了此輪的漲價周期。有了“老大哥”帶頭,其他白酒企業也開始跟漲,洋河一年內針對核心產品調了三次價,瀘州老窖一年調價四次。換句話說,這輪漲價與醬酒熱相伴相生,已經持續了3年多。
二是漲價頻度高。從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,以年為單位,一家酒企一年內連續多次發布漲價通知的現象并不鮮見,如瀘州老窖、珍酒、釣魚臺、今世緣等,而其中醬酒品牌約占了3/4。結合2020年醬酒三輪普漲的高頻度,我們不能看出,醬酒是主導此輪漲價的“生力軍”。
三是漲價尺度大。細觀2021年上半年這一波漲價產品,從高端、次高端、中端以及低端產品,基本上覆蓋了全部價格帶,各大酒企提價動作也是動輒覆蓋全系產品,與以前小心翼翼的單品提價形成明顯差異。
2021年已行至中場,雖然到了白酒傳統意義上的淡季,但仍然不斷有漲價的消息傳出:西鳳酒官宣全系產品從6月1日調整價格;口子窖核心單品5年、6年分別提價10元、15元;釣魚臺系列開發品牌先后發布提價通知,多款產品上漲30%……粗略一算,今年上半年宣布旗下產品漲價的知名酒企已達到了近20家。
“值得注意的是,這一輪漲價不是以往的行業季節性慣例漲價,而是從2018年醬酒熱開始,與醬酒熱伴生性的漲價,已打破了以往的季節性漲價規律。”有行業專家向酒業家表示。
在醬酒持續火熱之下,全行業對茅臺出廠價上漲的預期一直未等來“靴子落地”的聲音,價格繼續上漲似乎已成為行業共識。那么,此輪與醬酒熱伴生的持續漲價周期什么時候才會走到盡頭?今年下半年的白酒價格還會表現出高烈度行情嗎?
一是漲價持續周期長。不管是春節前后的1月和2月白酒消費旺季,還是春節后4月、5月的白酒消費相對淡季,我們可以看到,各種香型知名白酒均不斷在采取漲價策略。而各酒企公布的漲價原因大多是成本上漲、供需關系變化等。這一現象基本和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如出一轍。如2017年底,茅臺把飛天茅臺出廠價上調18%,由819元漲到969元,隨后在2018年初,將飛天茅臺零售指導價由1299元/瓶上調至1499元/瓶,開啟了此輪的漲價周期。有了“老大哥”帶頭,其他白酒企業也開始跟漲,洋河一年內針對核心產品調了三次價,瀘州老窖一年調價四次。換句話說,這輪漲價與醬酒熱相伴相生,已經持續了3年多。
二是漲價頻度高。從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,以年為單位,一家酒企一年內連續多次發布漲價通知的現象并不鮮見,如瀘州老窖、珍酒、釣魚臺、今世緣等,而其中醬酒品牌約占了3/4。結合2020年醬酒三輪普漲的高頻度,我們不能看出,醬酒是主導此輪漲價的“生力軍”。
三是漲價尺度大。細觀2021年上半年這一波漲價產品,從高端、次高端、中端以及低端產品,基本上覆蓋了全部價格帶,各大酒企提價動作也是動輒覆蓋全系產品,與以前小心翼翼的單品提價形成明顯差異。